倾情履职促发展 同心笃行显担当 ——南岸区政协

 贸易动态    |      2025-03-31 06:31

  2024年是中华人民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这一年,南岸区政协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守正创新、务实奋进,为南岸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贡献,绘就了区政协探索全过程人民的靓丽底色。

  思想上的同心同向,上的同心同德,行动上的同心同行来源于理论上的。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区政协始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总重要讲话重要,不懈做好深化、内化、工作。

  “要深刻习总对重庆的亲切关怀、殷切希望,将其传达到基层一线和群众心中,厚植基础和社会基础。”

  “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认真做好思想引导、汇聚力量、服务大局的工作。”

  为了增强理论学习的深度、热度和厚度,该区政协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与季度读书会相结合,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总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上的重要讲话、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组织两级党组、机关干部、各党派代表、各委员地区组委员代表联系实际谈认识、话、谋思,把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始终如一。区政协始终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全面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主动对标对表决策部署,找准履职结合点,夯实8个专委会和15个委员地区组特设党支部建设,落实落细“两个全覆盖”,切实把加强思想引领贯穿履职全过程,确保政协事业始终不渝沿着习总的方向奋勇前进、行稳致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区政协向“新”而行,持续助推。区政协将年初政协全会期间委员迎龙组提交的《关于迎龙创新港建设发展的》列为重点提案,呼吁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上进一步强化要素支撑,壮大战略科技力量。与之相关联的6件提案从数字化引领产业发展、大学科技园建设、产学研融合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提出,打出了有力的“组合拳”。

  “要切实促进提案落实,进一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迎龙创新港科创高地。”2024年7月19日,在重点提案及关联提案督办会上,该区主要领导如是点赞。

  如何打通卡点堵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9月27日,区政协常委会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南部增长极”“头脑风暴”,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质效提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建言。分管区领导认为,务实中肯,要充分吸纳。

  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三攻坚一盘活”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区政协2024年年初就组建课题组深入调研,并于11月8日,开展会议协商,从进一步盘活南岸国有资产、激发发展新动能、增强国企竞争力等方面踊跃建言。分管区领导认为,值得借鉴。

  怎样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跨越山海,书写新篇章?6月14日,区政协会议以此为主题开展协商议政,就打造主城南向门户综合枢纽、推动重点产业融入新通道建设、提振和加快外贸进出口国际贸易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管区领导充分肯定了委员们的发言。

  文化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如何扛起文化发展的新?6月28日,区政协常委会会议重点协商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常委们从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文化遗产传承与活化利用等方面献计献策。分管区领导表示要把有用之言为有益之事。

  “党委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举办“成渝双城 巴蜀风华”30区市县政协书画展,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探索建立川渝两地政协共同助推机制,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充分发挥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作用在市政协常委会上作专题建言,助力构建能源保障新生态;编撰《南岸非遗故事》,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共识在交流中增进,力量在互动中凝聚。在人民政协协商这个平台上,区政协凝聚了奋发进取的强大正能量,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南岸区政协将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将问需于民与协商为民向基层延伸,切实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价值追求。

  健康是立身之本、立国之基。2024年4月,区政协年度首场协商会就围绕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进行协商议政。与会委员和特邀专家,加大大健康产业发展力度,扶持康复护理、健康养生、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领域发展,建立大健康产业联盟,实现技术资源和共享。分管区领导认为建言有高度、有深度。5月,区政协再度聚焦大健康产业,区政协梅泽波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关于推动我区康养产业发展的》及关联提案。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切实推动提案办理落细落实。

  为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区政协大力推进改善生态专项监督工作。8月1日,区政协会议协商式监督加快建设美丽南岸,从完善农村配套设施、加强专业设备管护、协调好生态与开发、强化监管服务能力等方面建言。分管区领导要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为更好回应群众关切,区政协还在全市首创提案分类办理协商,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一般提案分为茶园片区交通治理、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南山片区提升、长嘉汇片区配套设施建设等四大类,于4月分别进行集中协商办理,推动解决不同片区突出民生问题。

  “小区终于有大门了,得到有效改善,全靠‘渝事好商量·南岸实践’。”南塘苑社区康馨园小区的居民王洪元由衷感叹。走进小区,只见树木成荫,步道用颜色区分,空闲区域还能运动……一片和谐宜居的景象映入眼帘。

  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线,区政协会议带头践行“四下基层”,到村社现场办公,协调落实270余万元帮助修复迎龙镇村级道,协商解决峡口镇大石村村民出行难问题。组织委员深入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依托“渝事好商量·南岸实践”、特色委员工作室、“界别·心力汇”等平台,全方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问题化解在基层,共识凝聚在一线。

  履职为民,没有终点。视察“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协调解决老君洞安全隐患问题,委员企业万和药房向困难群众捐赠40万元物资……区政协汇聚起了关系南岸人民幸福的良策、共识和力量,搭好了连心桥,画好了最大“同心圆”。

  10月29日,《协以成事,“事”暖村》入选市政协“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市级重点项目“十佳事例”;

  12月15日,《重庆日报》版刊发“创新在南岸:‘重点+关联’提案同步督办 办理一件联动一类服务一域,精准助推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这一年,该区政协深学笃行习总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继续围绕“迈向现代化、增强辨识度”两大目标,探索具有政协特色的工作径,加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建设,切实做到了履职基础扎实鲜明、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成效一:学习+履职实现双效赋能。深化“2+15+2+N”全覆盖常态化学习体系,以两级党组理论学习集中研讨暨季度读书会为引领,搭建15个委员地区组读书平台,全年组织2次大型委员读书活动,建立N个读书兴趣小组,打造“书香政协 读领风尚”“书香妈妈”2个读书品牌,切实推进学习与履职深度融合。

  成效二:制度建设专门协商机构履职效能。继续深入实施《区政协制度建设三年(2022—2024年)行动计划》,制定和修订有关界别建设、委员履职考评、提案工作、社情等方面制度9项。三年累计修订和制定覆盖政协党的建设、协商活动、委员管理等制度37项,协商实现制、规范化、程序化,履职尽责服务大局能力有效提升。

  成效三:“渝事好商量·南岸实践”商出群众幸福感。具有南岸特色的征题、审题、定题、解题、答题“渝事好商量·南岸实践”“五步工作法”在全区推广。全年开展190场活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10余个。

  成效四: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深化每年10月“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月”活动,创新打造“界别·心力汇”平台,按照“一界别一特色”开展常态化履职,《南岸区政协“四项机制”构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体系》被《市政协办公厅》专题刊载。“三有两结合”精心打造成长赋能、江南商事调解、商量书房、数字+大健康4个各具特色的委员工作室,组织活动30余场次,3篇社情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

  成效五:反映社情信息和理论研究工作量质齐增。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信息工作,社情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11篇、市政协采用39篇,排名全市前列。建立理论研究智库,形成研究27篇,重点理论研究获市政协表扬并专题交流。

  成效六:“数字化”让履职更智慧。积极融入“重庆数字政协”建设,数据迁移经验得到市政协肯定及推广。

  赓续优良传统,再谱时代新篇。新的一年里,在南岸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协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加快打造重庆高质量发展南部增长极目标要求,牢记责任,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求实推进人民政协协商基层实践,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广泛凝聚、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新篇章! (南岸区政协 文/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